教育改变人口结构,人口发展新形势
另外,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性加大,这种马太效应可能会加剧。随着全国城市人口不断向经济发达、经济活跃地区转移,教师资源将面临人口进入地区和人口离开地区短缺并存的局面。区域内城乡教育需求也存在差异。未来我国人口将继续流入城镇,而农村人口将呈现单边下降趋势。大象追踪追踪郑州一老人失踪近30小时大象追踪帮助安全找到了他。
熊丙奇(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):相关研究推测,2021年至2023年我国基础教育学龄人口总规模将呈现增长趋势,从2.16亿增加到2.2亿,并将持续增长此后减少至1.62亿。高中适龄人口将分别于2023年、2026年和2029年达到峰值,然后迅速下降。杨元(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、教授):从宏观角度看,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建设作为载体。
大量农村人口和学龄儿童涌入城市,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减反增。优质学校资源也可能更加集中。储朝晖(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):提高人口素质、释放人才红利,对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。赵力(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建新幼儿园园长):从区域来看,常住人口正增长的地区,特别是东部沿海人口流入的地区,教育资源会出现短缺。中西部、东北等人口外流地区则相反。
张志勇(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):随着少子化趋势,义务教育学位需求总量将萎缩,但城乡学位需求空间分布差异将持续拉大。生育率下降对教育的主要影响是幼儿园、小学、初中和大学学生人数的减少。农村学校、职业学校、民办学校招收学生变得困难。
世纪教育研究院人口与教育发展课题组:主张缩小班级规模和生师比,保留偏远地区小学校,积极探索不同学段、学校之间的资源整合,如灵活的九年一贯制学校。调整小学、初中招生规模。 《半月谈》编辑部组织多位记者与行业专家学者、教育主管部门、校长、教师等进行深入交流,从教育资源配置、师资队伍建设、小班化教学、发展终身教育,为构建优质教育体系提供建言。
同时,要努力保护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利益。通过跨地区校际联盟、普职一体化等方式,对教育资源进行横向和纵向整合,提高各地区教育资源使用的灵活性和自主性,提高资源利用率。功效。储朝晖(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):提高人口素质、释放人才红利,对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当前,我国人口发展呈现低生育、老龄化、区域人口增减的趋势特征。要全面认识和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形势。